所谓煤矿综合自动化:是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理念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嵌入式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一系列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针对矿井生产过程的现代化管理和控制手段。煤矿综合自动化能降低企业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事故、提高保险系数,使煤矿成为稳定、高产的现代化企业。
徐州兆恒工控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怀着对煤炭企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结合我国煤矿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现状,联合设计了煤矿综合自动化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通过 “综合”与“自动”两个方面,对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了诠释。
煤矿综合自动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综合自动化平台建设:该平台包括软件平台和硬件平台两大部分,软件平台是定义了系统控制法则、数据处理技术、信号传输协议、信息存储方法、图文显示方案的一套软件;是矿井生产过程管理方法的集中体现。硬件平台主要是完成参数监测、控制执行、数据采集、信号传输、信息存储、图文显示等任务相关的传感器、设备与材料,是完成软件功能的硬件支持,这两大部分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
2、调度控制室建设:矿井调度控制室作为整个矿井的指挥核心,也是矿井信息化的核心,集矿井生产过程信息汇集、行政管理数据汇总、图像显示、指挥调度于一体,在矿井的安全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设备包括:图文显示装备、操作台、图像处理设备、服务器、操作控制计算机等。
3、生产过程各子系统的自动化建设:煤矿生产过程各控制子系统的建设是煤矿综合自动化的主要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矿的子系统建设种类繁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给综合自动化建设带来很多困难。但在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的建设中,需要确保系统软硬件平台与各生产过程子系统进行稳定可靠、实时快速地连接,进行信息交互。各子系统必须融入软硬件平台中去,首先要实现子系统设备与数据采集服务器之间的物理链路连接,并对交互信息内容、格式进行具体规范描述;同时还要提供灵活、标准、丰富的多种数据交互方式。对于物理链路的连接系统,支持多种较低门槛的接入方式,保证各种不同技术、厂家的自动化子系统能够顺利接入该平台,目前各种在用系统以及在未来一定的时期内新开发系统,均可选择一种与已相适应、并易于实现的接入方式。
4、安 全相关子系统建设 :为了保证矿井安 全生产,各种与安 全相关子系统建设必不可少,主要包括安监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矿压监测、束管监测、应急通信、工业电视监控等。各子系统都要融入软硬件平台中去,首先要实现子系统设备与数据采集服务器之间的物理链路连接,并对交互信息内容、格式进行具体规范描述;同时还要提供灵活、标准、丰富的多种数据交互方式。
5、信息化平台建设:煤矿企业生产规模巨大,整个生产过程连续运行,生产过程中容易存在“信息化孤岛”,为了避免“信息化孤岛”对企业的影响,使各种信息在企业内部流通顺畅,企业需进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方案设计的功能特点
1、接受先进的理念,应用成熟的技术,选用可靠的现代化装备,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
2、各矿的自动化实施方案要与本矿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相适应,要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节约投资。
3、综合自动化的硬件构架要统一设计,分时、分级实施
4、将生产相关子系统、安 全相关子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调度通信系统等用一套软件进行集成。
5、根据管理者定义好的数据法则,在相关生产子系统、安 全子系统、工业电视、调度通信等系统自动进行数据交换和传输。
6、将信息管理与综合自动化相结合,自动交换信息的、数据处理,实现了管控一体,为矿井现代化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
7、将各生产子系统、安 全系统、调度通信等相结合,实现操作、调度、工业电视图像相互联动。
8、建立操作、运行、故障、各种参数的历史档案,为科学管理、事故责任的确定提供依据。
9、为大型生产设备建立生命周期管理,为煤矿的安 全生产保驾护航。